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Beijing Municipal Health Commission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月】小心!这些食物是"隐藏的含糖大户",您可能每天都在吃!

发布时间:2025-09-18 09:09 已有 12 人浏览

您是否知道,每天不经意间喝下的一瓶饮料、吃下的一块饼干,可能就让您的糖摄入量超标?在追求健康生活的今天,"减糖"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今天就让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李梅带您认清糖的"真面目",学会科学减糖。



为什么要关注"糖"?

过量摄入添加糖会悄悄损害我们的健康:增加龋齿发病风险;导致儿童和成人肥胖或体重增加;甚至增加成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健康警示。


什么是“添加糖”

食品生产和制备的过程中被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及糖浆被称为添加糖,包括白砂糖、绵白糖、果糖、红糖、冰糖、玉米糖浆等。


糖的"隐形藏身之处"

您可能已经注意少吃糖果、巧克力等明显甜食,但还有很多食物是"隐藏的含糖大户"。


饮料

各种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奶茶等都是含糖大户,一瓶500ml的可乐就含有约50克糖,已经达到了一天添加糖的限制量!

图片
图片


吃起来甜的食物

图片


吃起来不甜的食物:许多酱料、酸奶、面包、饼干等都可能含有大量添加糖,只是被其他味道掩盖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烹调用糖

糖醋排骨、冰糖银耳羹、冰糖葫芦等菜肴和小吃中添加的糖也不容小觑。

图片


鲜榨果汁

很多人认为喝鲜榨果汁和吃水果没有太大的区别,其实不然,水果中的糖分被细胞壁包裹,吸收缓慢,榨汁后细胞壁破裂,糖分变为游离糖,吸收速度快,另外摄入量也会增加。例如,1杯橙汁可能需要2-3个橙子。

图片




科学减糖四部曲


第一步:慧眼识糖

购买食品时,仔细查看配料表中白砂糖的排序(成分排序越靠前,含量越高),同时警惕"果葡糖浆""浓缩果汁"等隐形糖。注意“0蔗糖”不是真正的无糖食品,仔细看配料表,警惕没加蔗糖但加了很多果糖、葡萄糖、麦芽糖、海藻糖等。


第二步:认识"隐形糖"

学会识别隐藏的糖,特别警惕很多看似不甜的食物,如酱料、酸奶、面包、饼干等日常食品。学会阅读食物标签,寻求无糖或低糖替代品。关注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这也是识别含糖量的实用技巧。

图片


第三步:合理调整饮食

用白开水、茶水、柠檬水、黑咖啡等无糖饮品替代含糖饮料;尽量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饮料代替饮用水。

在烹饪过程中,多运用葱、姜、蒜等天然调味料提升食物风味,减少糖醋、红烧、鱼香等高糖菜式的制作。选择在家烹饪能更有效地控制糖的用量。

图片


第四步:重建味觉

减糖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可以从减少每日糖分摄入量的小目标开始,逐步削弱对甜食的渴望和依赖。人体味蕾对甜味的敏感度可通过饮食调整改变,通常21天即可适应低糖饮食模式,坚持4周后,您的味蕾对甜味的感知阈值会降低,更容易接受天然食物的本味。

图片

健康小贴士

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从今天开始,关注隐藏的糖,逐步减少糖的摄入,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介绍

1758159007154673.jpg

李 梅

医学硕士

临床营养科副主任

专业擅长:

孕产妇、肿瘤、脑梗塞、骨折等疾病的营

养治疗;擅长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及肥胖

人群的营养指导。

营养科出诊时间:

周二下午、周三上午、周四下午、周五下午和周六上午


文/临床营养科

编辑/宣传中心